茉莉花芬芳了晨,我的温柔宁静了夜

听几位名师报告的心得

       报告:新诗所    张传敏副教授 《郭沫若研究前沿与日本文化》

       内容: 本报告主要谈郭沫若研究的新动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他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报告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郭沫若的研究情况。(一)关于郭沫若研究的历史经历三个阶段:(1)建国前近三十年。这一时期的研究比较粗浅,此时诗歌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有闻一多的《〈女神〉之时代精神》﹑《论〈女神〉之时代地方色彩》等,史剧也有了初步的开展,内容大多是针对其政治积极意义的评判。(2)十七年时期。这一时期除了对郭沫若的诗歌﹑戏剧研究之外还增加了思想研究,在新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中,郭沫若作为有着五四背景的“左翼”知识分子,其私下的思想言论与时代的政治内容似有断裂之处,这也为从多个层面解读郭沫若提供了可能。(3)新时期。这一时期属于研究发展突破期,但此时因为材料的限制,真正实力派的学者比较少,此时诗歌的研究走向了本体和主体,从郭沫若的个体性研究上不断发掘出新的材料,在这一点上日本不少学者做得比较好,对郭沫若的研究比较细致深入。(二)郭沫若研究的新动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郭沫若九大留学九十周年纪念﹑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集会概况﹑非“道德”主义倾向与理性回归﹑研究新领域的开拓及新材料的发掘﹑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深度阐释﹑对郭沫若多方面成就的挖掘。

       心得:听了张老师的报告,我认识到对郭沫若的研究还可以更加详尽,从多个侧面和细节入手也是研究文学大家的比较好的方法。

 

       报告:新诗所    陈漱渝教授  《五四新文化运动新义》

       内容:陈教授主要从历史分期来论述这一问题。(一)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谈判失败,把德国在山东掠夺的权利全部让予日本,这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下午,到天安门一带举行游行示威的三千多名学生,愤怒地冲进了曹汝霖的住宅,火烧赵家楼成为五四运动的闪光点。(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有人统计,《新青年》从1919——1926年共有1529篇文章,专谈民主的有三篇,有关科学的有十五六篇,但民主﹑科学仍旧是“五四”精神。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政治、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各种社团组织的发展,也为五四运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三)“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确是一场激进的反传统运动,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从各自不同的知识视景,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激烈的否定与批判反省。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呼唤中华古老传统文明的热潮,“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受到各种质疑和诘难。怎样全面深入地把握“五四”的文化精神并且予以历史的评价,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学术课题。

       心得:听陈教授的报告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史料非常丰富,将文学的研究建立在史的基础上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他严谨治学的精神也令我钦佩。

 

       报告: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  《 口述历史与老舍之死》

       内容:所谓口述历史,就是用人本叙事的方式,从历史亲历者的口中重寻观众最关心的历史往事。1966年的8月24日,著名文学家老舍命归太平湖,他谜一样的“非正常死亡”,给予我们很多现实的思考。傅光明主要是从三个章节来讲述老舍之死的。(一)历史的谜团——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这一章主要讲述人们记忆中的老舍 。傅光明以口述历史﹑田野调查的方式,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将“老舍之死”从不同的历史证人(曹禺﹑乔治高﹑石垣绫子等人)的历史叙事中呈现出来,予以分析,并提出质疑,从老舍的生平为人来探讨老舍之死。(二)口述史未必是信史——老舍之死的史学意义。口叙史未必是信史,而是利用口述和文献互相参照和佐证。“老舍之死”在口述史学上的意义在于,它对同一事件的多元叙述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多个侧面。不同的声音之间,有“共存、互扰、矛盾”;不同的声部之间也常有“遮掩覆盖”;也许还有人试图将自己的声音作为独唱,而将历史简单画上句号。(三)老舍的文学地图——从老舍的作品及其性格看“老舍之死”。在这一章中,傅光明从老舍的作品及其性格探讨“老舍之死”的偶然和必然。基于老舍的艺术文本及人生、性情、母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出发,做出老舍之死的种种推测,想象老舍在离开人世前的心理活动,或许他要以神来之笔亲自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

       心得:傅光明研究员的报告很有吸引力,他用近乎讲故事的形式为我们讲述“老舍之死”,趣味性很强,我非常喜欢。


       报告:四川大学    赵毅衡教授  《艺术不是什么——从符号学角度》

       内容:赵教授由艺术的定义谈到了什么是符号。符号学是研究活动的学说。符号有三层意义:意图意义——文本意义——解释意义。接下来讲到了艺术的各种论说。功能论:艺术的功能是具有“美学价值”,艺术品就是“美的事物”。表现论:“情感说”,但艾略特提出“诗逃避个性”。形式论:瑞恰慈认为,真正的美应当是符合中庸之道的“综感”。体制论:把艺术看成一种文化体制,体制承认的作品就是艺术品。历史论:丹图认为艺术品的解释要求一个艺术史语境。下一个问题是隐文本的六种类型:间文本﹑副文本﹑元文本﹑型文本﹑超文本﹑先文本。符号论之一:艺术不自然。展示与非自然:艺术品,不一定是艺术家有艺术意图的创作,展示艺术品无真伪之分,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是它的实用价值。艺术的非实用性:符号总有两个部分,功能部分和表意部分,古物作为艺术,艺术性是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的。接下来赵教授讲了艺术符号的三种功能:实用功能﹑实用表意功能﹑艺术功能。艺术符号的非外延性(意义距离):各种艺术符号并不指向其直接的意义,艺术把指称对象推开了。艺术必须有距离,脱离外延,艺术具有非正常性。异项艺术美为标出之美,艺术化解了标出项,颠覆文化常规的威胁。禁忌变成了艺术,被社会压制的欲望,可以通过艺术“曲线认同”,当代社会泛艺术化了,而泛艺术化使艺术无法立足。

       心得:赵教授幽默风趣,他的报告理论与现实结合,语言生动形象,我非常喜欢他的风格,这次报告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报告:新诗所    熊辉副教授  《中国新诗的创格》

       内容:这次报告主要讲了四个大问题,(一)中国现代新诗创格的主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新诗的创格,胡适提出“自然的音节”,倡导白话语体诗;郭沫若实现了新诗的自由化,提倡诗的内在律;闻一多的《死水》被称为现代格律诗的典范之作;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主张用日常所用的鲜活口语来写诗;冯至主张在一定形式的束缚之下自由抒发情感;何其芳提出顿的概念,重视鲜明﹑整齐的节奏和韵调。(二)约束与自由。朱自清的《新诗杂话》对新诗创作起了指导和推动的作用;郭沫若﹑田汉﹑宗白华的《三叶集》﹑朱光潜的《诗论》对新诗理论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林庚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诗格律理论,但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影响。(三)翻译诗歌与中国新诗的创格。由于诗歌独特的语言特点和形式,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有很多的“不可译因素”。 诗歌的不可译在音乐性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许多诗歌的译文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明显不如原诗,这就要求我们选用那些能将诗歌的音美与意美恰当地表现出来的比较好的译本。(四)问题与方法。学术研究是科学劳动与生产,纵观中国新诗一百年间总的发展轨迹,由内容到本体,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的方式,这里重点提到了三种研究方法(1)历时性和共时性眼光(2)广泛阅读,看第一手材料(3)多重视角和多维度论证。

       心得:熊老师的报告集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讲述了中国新诗的创格问题,还特别介绍了学术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使我受益匪浅,我非常喜欢。


(2011年6月8日)


 
评论
诗一般梦一般的女子